揭开“计提存货跌价准备”的面纱:弘元、双良、京运通,各打各的算盘各念各的经。
在硅片三兄弟(京运通,弘元绿能,双良节能)里面,京运通最早介入硅片,2017年6月开发乌海一期京运能新材料产业园项目;其次是弘元绿能,2019年5月成立弘元新材料(包头)有限公司;最后是双良节能,2021年2月成立双良硅材料(包头)有限公司。截至2022年底,完全是后来者居上,双良节能产能达到40GW(拉棒切片),弘元绿能35GW拉棒25GW切片,京运通产能20.5GW拉棒10GW切片。但是,士别三日,须刮目相看。京运通乐山二期的进度可是当仁不让的快,2023年1月开工,4月底点火,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!目前京运通的产能是40GW拉棒,30GW切片。就在大家乐滋滋的时候,京运通2022年报,打了一个措手不及,我没有想到2022Q4会亏损,原来预计Q4净利会达到2亿多,结果是Q4亏损了4.11亿,资产减值一项损失4.295亿(其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.56亿),剔除资产减值的影响后,Q4略有盈余。虽然京运通在硅片三兄弟里面产能和营收都是最小的,但京运通Q4计提存货跌价准备,数量最多。有一些投资者对京运通产生了怀疑,信心受打击,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过多,成为心里的一块病。
我对硅片三兄弟的年报仔细地研究分析了一遍,发现了一些情况,京运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.56亿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严重。
一、压力山大:弘元绿能不仅“计提存货跌价准备”少
弘元绿能Q4的总营收推算出来是44亿,“计提存货跌价准备”数量是3.48亿,与京运通计提的数量不相上下。本来弘元绿能的产能要大于京运通,这样显得京运通的“损失”要大,弘元绿能的存货跌价损失显得小。
弘元绿能的破绽在于, Q4的营收44亿,比Q3下降了16.1亿!别人的营收都是上升的,只有弘元绿能的营收下降了。不光Q4的营收下降了,2023年Q1的营收更是下降到35.1亿,同比下降38%。而京运通2022Q4、2023Q1营收都是大幅增长,2022Q4营收36.5亿,比Q3增长1亿;2023Q1营收27.2亿,同比增长40%。弘元绿能的营收一路下降,不是正常的经营行为,而是其管理层的主观意识的产物,在这样的意识作用下,存货少、存货跌价损失小,也就可以理解了!原来,弘元绿能正在进军工业硅、高纯晶硅、电池片和组件等领域,资金压力山大,正在申请定向增发,在增发之前当然股价低一些才会有人认购!!!所以营收连续下降,财报比较难看。
二、用心良苦:双良节能“计提存货跌价准备”一点点
双良节能Q4的营收推算出来是57.35亿,比京运通多了大致20亿。但是双良计提存货跌价只有区区1.1亿。营收高,当然原材料进的也多,跌价损失也应当多呀!
双良节能破绽也能看出来。双良节能2022Q1的基数很低,所以2023Q1不需要很卖力就可以轻松实现高增长。所以,双良计提了很少的存货跌价准备,使2023Q1毛利率塌方到了14.7%,同比低4%,比京运通的毛利率21.5%,低7%,就是这么低的毛利率,双良2023Q1净利仍同比增长315%!假如说Q4计提了很多的存货跌价准备,双良2023Q1净利同比增长率将高达700%以上,2024Q1的工作将很难做。
只要硅料价格大幅下降,存货跌价损失是早晚都跑不掉的,本期不计提,会计入下一季财报。双良根据自己的情况,只计提一点点跌价损失,是“用心良苦”的。
三、朴实无华:京运通“计提存货跌价准备”数量多讲的通
首先,我们应认识到,京运通管理是有漏洞的,不是无懈可击的,才会有这么大的存货跌价损失。我们不能掩盖京运通的错。说一千道一万,双良Q4、Q1都是盈利的,没有到亏损的地步,双良的管理和效率更胜一筹。与此同时,我们试图通过以下几方面去理解京运通。
1、京运通每年Q4例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
它已经形成习惯了,按照财务规章来做,它每年都有计提资产减值的公告,我都是看过的。相反地,弘元和双良很少有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公告。
2、营收增长,存货增加,符合逻辑
最近两年京运通的营收直线上升,不管盈利高还低,但是营收都是上升的,这与京运通产能提升也是相配的。为了保证营收的增长,肯定要保证原材料供应,存货会增加。在存货增加的情况下,当硅料在2022Q4价格下降时,跌价损失比较大,是讲的通的。
3、如果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减半
假如Q4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数量改为1.5亿,则2023Q1的主营成本将会增加2亿,相应地2023Q1的净利变成1.5亿左右,2022年报和2023Q1季报,将都比较好看(财务上是行的通的)。但是京运通不会那样做,说明京运通的作风就是实实在在。
在硅料价格动荡下跌时,只要不停产都会有损失。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选择“计提存货跌价准备”数量的多少。不管计不计提,也不管计提多少,这个损失都是跑不掉的。本期“计提存货跌价准备”多了,本期的利润受影响大。本期“计提存货跌价准备”少,不等于没有损失,而是损失计进了下一季财报。京运通实事求是地“计提存货跌价准备”,其朴实的作风,应当使大家安心,而不是让大家忧心。
在哪里都要开仗。我从十几年的房地产虚荣漩涡活着爬出来后,又经历了几年的P2P网贷的蛮荒沼泽。在P2P时,绝大多数人都丢了本钱,我是极少数几个掘到金子的人之一。P2P的后期是在互联网平台上的银行存款,大概是2019年,因为我总告诫其他人注意投资风险,京东金融的客服骂我,于是我随后清仓平台存款。我的话后来应验了,今年一些储户在某省的四个村镇银行的钱出问题了。现在是股市了,也不清静,天天写文章讲投资,累死人不偿命。
我不仅每天登记分析北向资金,而且每天记录硅料价格。硅料价格是在Infolink consulting网站上查的,都可以查的到。多晶硅致密料的价格,直到2022年11月29日,都维持在30.2万/吨,进入12月逐步滑落,从29.5万/吨,28.8万/吨,27.7万/吨,到下旬的25.5万/吨。最近媒体突然大肆炒作硅料“断崖式下跌”,光伏产能过剩,引发股市的狂跌。
一、施工淡季说产能过剩,不是愚蠢就是坏
和任何产业一样,光伏发电的装机施工分淡季和旺季,3-11月是旺季,其余阶段是淡季。淡季之所以为淡季,天冷施工条件差所致。产能过剩问题不能在施工淡季提出来,淡季不用说产能也是过剩的。施工淡季时如果产能正合适,旺季时就肯定不够用了。产能过剩问题应该在施工旺季提出来,在3-11月的施工旺季提出来。为什么这帮人不在旺季喊产能过剩?因为旺季时光伏产品供不应求,导致硅料硅片大幅上涨,不仅不是过剩问题,而且是产能不足问题!实事求是地说,光伏产业产能没有过剩,因为旺季时产品供不应求,价格暴涨,就这么简单。
二、京运通四季度淡季不淡,净利将猛增150%左右
价格反映的是供求关系,价格下降不能简单下结论是产能过剩。任何商品的价格都做不到只涨不跌,从白菜、萝卜到车子、房子都概莫能外。光伏公司的高管们是世上最聪明的brains(大脑),价格跌一点是为了刺激下游装机需求,从而增加淡季的销售量,这叫主动调节,用价格调节需求。比如,2021年京运通三季度(旺季)营收为14.31亿,四季度(淡季)营收为17.46亿,淡季比旺季的营收还要高!双良节能的情况也是类似的。
2022年四季度京运通的业绩我早就做过推测,它的净利将同比增长100%-200%(中位值增长150%)!京运通全年的净利情况,二季度同比增长59%,三季度同比增长77%,加上三季度同比增长150%左右,你自已可以算一下,全年净利将同比增长30-60%,还是惯性的高速增长。
广大投资者会擦亮双眼,熬过冬天便是花开满山,我们会在花海里谈笑徜徉。
2022年京运通业绩展望
全年收官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,京运通的股价仍在下沉。我们经历了风雨交加的2022年,A股波诡云谲,全球风云激荡。对京运通来说,先吃了一季度的下马威,净利大降,然后二、三季度业绩逐步回升,重拾强势,但在大势面前,股价显得软弱无力,一路下探。虽然一般投资者对京运通愿景灰暗,但明眼人还是比较乐观的,四季度不会差全年也应当亮丽。虽然我对二、三季度京运通的业绩做出过精准的推测,但是对四季度的推测就没有那么休闲了。
首先,每年年底公司都要做一次资产减值的测试,计提各种减值,包括应收账款、存货、固定资产、商誉等;其次,四季度的发电收入下降,冬天是发电的低潮期;第三,年终新能源的销售市场有可能出现波动,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;第四,半导体材料会不会有突破,也就是区熔单晶硅片的销售有没有高增长,这是不确定的,还有大家高度期待的碳化硅材料,也是不确定性。
当然有利的方面也是存在的,今年的四季度没有产能爬坡,去年四季度乐山一期在产能爬坡;发电的收入比较稳定,根据去年全年的数据,发电形成的净利大至在3.8亿,不会有大的波动。
总之,四季度乃至全年的业绩推测难度比较大。难度大,也要推测,预期是股价的驱动力。综合以上,我的推测是,四季度净利介于2.35亿-3.75亿之间,中位值3.05亿,同比增长151%。四季度的推测出来了,全年业绩也就有了:
2022年全年净利介于10.7亿-12.1亿,中位值11.4亿,同比增长38.2%。
我们且行且珍惜,看看京运通是符合预期,还是超预期。无论如何,我们投资人,心中有预期。